2017-01-18: 德国专利商标局140周年纪念之一:专利局诞生

打印打印

德国华孙专利律师和律师事务所,2017年1月18日,德国慕尼黑

文字:方晗(HUASUN) 审校:黄若微(HUASUN)

 

 

(图为德意志帝国专利局最初办公地址——Wilhelmstraße 75, Berlin.  图片来源:©DPMA)

 

德国专利商标局在今年迎来其成立140周年纪念。自2017年1月起德国专利商标局在其网站上将以月度文章的形式对其自1877年成立至今的历史进行回顾。系列文章的首期于2017年1月发布,其中对德国专利商标局(当时称为“德意志帝国专利局”)创立初期(1877年至1890间)的情况做了概述。

 

德国专利商标局的发展历程是德国知识产权制度发展演进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更多中国读者了解德国专利商标局的历史,华孙欧洲知识产权网也将参考德国专利商标局相关文章,推出对德国专利商标局发展历史的介绍特稿。

 

第一阶段(1877-1890):专利局的诞生

 

随着新专利法的生效,德意志帝国专利局于1877年7月1日正式成立。新专利法的生效和专利局的成立推动了专利保护制度的进步:例如,原有的专利法未对专利的公开加以规定,而新专利法则将专利申请的实质内容和完整的申请都在帝国公报(Reichsanzeiger)上予以公开;又如,专利授予后效仿英国印制专利证书。前述进步反映并适应了欧洲工业化时代的需求,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

 

初始人员构成

 

帝国专利局成立之初,在首任负责人Karl Rudolf Jacobi博士的带领下,有21名精通法律和技术的成员及18名其他工作人员在帝国专利局工作。

 

在1927年出版的专利局成立50周年纪念文集中对于成立之初的人员组成情况也有相关介绍:当时的帝国专利局“更多地具有临时性的特点”,相当一部分成员并非全职就职于帝国专利局,比如精通法律的成员往往是其他机构的高级官员,而那些公认的技术专业人员则担任其他帝国机构的高级技术官员或隶属业界。不过,总数40人的人员规模并未能持续太久,业务量(尤其是专利申请)的增加导致成员工作负荷过大,为了应对这一状况,机构加强了人员配置。

 

机构的发展与扩张

 

帝国专利局在成立两年后就进行了第一次迁址,此后由于办公空间日益捉襟见肘,又分别在1882和1891年经历了两次迁址。对于空间要求的增长主要源自于人员数量的增长以及专利局图书馆内用来检索现有技术的报刊书籍、专利文件(来源于与其他国家的交换、购买或社会捐赠)和其他出版物的不断增加。在1882年迁址后,帝国专利局图书馆还为感兴趣的读者建立了公共阅览室,任何人都能在此搜索到专利局所有技术领域和专利申请过程中的记录。

 

专利领域的数据增长

 

官方对1877年至1926年间专利领域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并制作了折线图,如下所示:

 

(图为官方对1877年7月至1926年12月期间的专利数据统计,图片来源:©DPMA)

 

图表反映出发明专利数量的高速增长:在帝国专利局成立的1877年(半年)就受理了3212件专利申请,并有190件专利被授权,这个数字在接下来的数年内持续增加,在1890年已经有11882件专利申请,其中4680件得到了授权。

 

 

 

相关链接:

 

德国专利商标局140周年纪念系列专题页面成立:

https://presse.dpma.de/schutzrechte/140-jahre-patentamt/index.html

 

德国专利商标局成立140周年纪念系列文章第一期原文:https://presse.dpma.de/schutzrechte/140-jahre-patentamt/1877-1890/index.html

 

本页面最后更新日期: 201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