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该指南更新截至2021年10月1日,因此申请人在参考该指南时应特别留意核实欧专局前的相关程序是否自2021年10月1日起发生了变化,比如,自2022年1月1日开始申请人若要求中国优先权需要提供DAS接入码或纸质优先权证明文件。
欧专局法律申诉委员会在2021年12月21日举行的公开口审中确认,根据《欧洲专利公约》第81条及实施细则第19条的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只能指定具备法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作为发明人,从而否决了申诉人提出的指定人工智能系统为其专利申请的发明人的请求。
报告分析了2010-2019年间与塑料循环经济转型相关的技术领域内的专利情况和发展趋势,指出欧洲和美国在塑料的回收和替代材料技术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二者在前述技术领域内的专利活动占比合计约达60%。
《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杂志第106期刊登的就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整体工作质量进行分析调查的文章显示,欧专局专利质量和服务水平再次位列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之首。
该共同实践做法为商标申诉程序中的证据问题确立了一般原则,尤其涉及证据的类型、方式、来源、相关日期的甄别、证据的结构和呈现方式以及保密证据的处理等问题。
自澳大利亚于2021年9月13日加入DESIGNview外观设计检索系统后,该外观设计检索系统涵盖的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局数量已达到73个,可通过该系统进行信息检索的外观设计总数已超过1800万件。
该《指南》对初创企业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加强自身竞争力以及防范风险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指南》主要适用于以技术创新为其运营基础的初创企业,但对于非技术企业也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报告显示,2019年约有7200万件假冒货物在欧盟被扣押,这一数字与2018年的9100万件相比减少了约21%,但被扣押货物的价值(约24亿欧元)与2018年度相比几乎没有减少。
该年度回顾总结了欧专局各项工作在《2023战略计划》框架下的具体实行情况。新冠危机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反而加速欧专局该战略计划的进展。这也是为什么在新冠疫情笼罩全球的时空背景下欧专局2020年度审理案件的效率和质量能达到和以往相同水平的原因。
本届抄袭奖的冠亚军皆由中国的企业赢得,这样的“好成绩”反映出中国仍是仿冒商品的主要来源国。如何解决仿冒品的泛滥,并以此减少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负面形象已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