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6日至20日,德国专利商标局代表团访问中国,拜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等。围绕“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双方将开展更多领域的合作交流。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上半期,德国专利局积极参与国际协作。德国外观设计法迎来变革,字体被纳入保护客体之中。此外,德国专利局在这一时期发生的人事变动也值得瞩目。
欧洲专利自2017年12月1日起可以在突尼斯生效。突尼斯将成为继摩洛哥和摩尔多瓦后第三个非欧洲国家的欧洲专利生效国。这意味着欧洲专利保护的地域范围将扩展到突尼斯。
欧盟知识产权局于2017年9月26日公布四项局长决定,涉及欧盟商标、欧盟外观设计申请的形式要求、对于用数据载体(如CD等)提交附件的技术要求以及费用的支付方式等。上述决定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生效。
2017年9月20日,经过重新设计的德国专利商标局网站正式上线。本次改版使得网站布局更加清晰简洁,响应式设计的呈现方式更好地适应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屏幕,重要栏目也被赋予了图片元素,从而帮助用户能够更快、更直观地获取所需信息。
最终获奖名单将于2017年11月29日公布,获奖者将获得25万欧元的高额奖励。这一奖项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奖励技术创新,更好地推动德国科学技术的创新高度、开发潜力以及面向市场的转化能力,继而获得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这一时期,德国专利局积极开展重建工作,并不断完善内部组织架构,位于慕尼黑的四个主要部门和位于柏林的办事处各司其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德国整个专利制度体系也发生巨大变化,联邦专利法院成立,一系列新制度得到推行。
为了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两德专利局采取了颁布过渡法案、适用临时条例等举措,同时积极参加国际活动。这使得战后的专利局很快得以复苏,德国知识产权制度也逐步回归正轨。
欧盟知识产权局将含有中文的欧盟商标/商标申请界定为图形商标,因此在认定近似性时,“视觉、读音、概念”三方面中特别强调“视觉”的比较,而一般不会过多关注读音和概念的近似。这对于中国企业在欧盟的商标申请和商标维权工作都有一定启示作用。
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公布的一份针对企业最常选用以及最为重视的政务服务的调研报告显示,德国专利商标局提供的高品质电子化服务获得了众多企业用户的肯定,其对于德国企业提高创新实力、促进产业发展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